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沉默权制度在中国应该缓行

内容摘要:沉默权(the right of silence)现已成为国际人权法确认的一项基本人权,在已经或即将对我国生效的一些国际公约或其他规范性文件中都有明确的规定。笔者在文中论述了沉默权的含义,沉默权制度的历史发展以及沉默权制度的一般价值,指出在中国引进沉默权制度是必然的和必要的;但是,笔者认为对沉默权制度的引进不能搞法制浪漫主义,要考虑引进的现实可能性和对其本土化问题,提出中国当前不具备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各种条件,故应该缓行,但我们对此要持正确的态度,同时指出,即使将来条件成熟后在中国建立起沉默权制度,亦应适合中国国情。
关键词:沉默权制度;制度引进;中国国情;缓行

Continue Reading

共同犯罪中行为过限的认定

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又称共同犯罪中的过限行为,是指实行犯实施了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行为。从主观上看,实行过限的行为人在主观上超出了共同犯罪故意的范围。因此,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实行过限,首先要认定共同犯罪故意的范围。所谓共同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的传递、反馈而形成的,明知自己是和他人配合共同犯罪,并助明知共同的犯罪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Continue Reading

“性贿赂罪”立法的理性思考

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国现实的性贿赂现状触目惊心,性质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应该纳入刑法予以制裁,性贿赂成为职务犯罪的新动向,笔者从法理和司法实践两个角度对设定“性贿赂”作一些理性思考。
关键词:性贿赂 贿赂 社会危害性 非财产性利益 犯罪 职务犯罪 立法 取证 定罪 量刑





 正文

Continue Reading

刑事调解在大调解格局中的对策分析

调解一直具有中国特色的卓有成效的矛盾解决机制之一,长期以来均为中国司法界所重视。中国调解工作的成效也是外国司法界人士十分羡慕但又无法照搬的,因为这一制度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国外的文化理念和社会环境迥异于中国的特性使之得不到生根发芽的机会。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对西方司法制度的盲目崇拜,在刑事案件的审理中,我们丢掉了调解的优良传统,片面强调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强调结案率,在刑事案件中则表现为强调惩罚。其结果是刑事案件的调解流于形式,草草过场,被害人赢在纸上,判决结果中的附带民事部分难以兑现,从而又为当事人上访、闹访埋下了伏笔。

Continue Reading

违禁品网上销售广告违法并涉嫌犯罪

互联网上一些商品交易网站公开叫卖窃听器、进口春药、色情电视接收机、身份证等多种违禁品,还有不法分子将此类广告贴入某些学校网站的论坛中。法学专家指出,网上发布违禁品销售广告属于违法行为,并涉嫌犯罪。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