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我国要不要确立彻底的“无罪推定”原则

□我国刑诉法只统一了法院的定罪权,尚未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刑诉法再修改有必要明确承认无罪推定
□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有利于提高刑事诉讼的民主化与现代化水平
□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有利于克服实践中过分追求“实事求是”的情结
无罪推定是现代刑事司法的基石,是国际刑事司法公认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衡量一国刑事司法文明的标志性要求之一。如何看待无罪推定并考虑在刑事诉讼法中设置这一原则和相关制度,是我国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怎样理解无罪推定原则的性质与含义

Continue Reading

关于恢复性司法精神的引入

一、引入恢复性司法精神的基本理由
恢复性司法就是通过被害人与犯罪行为人之间和解、协商、多方参与的会谈,通过给被害人补偿、使加害人参加社区劳动等,以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与秩序的司法。恢复性司法主要表现在恢复性司法程序、恢复性结果与恢复性司法方案上。

Continue Reading

论管制刑的立法发展及其完善

[内容提要]:管制刑是具有中国特殊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其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在新形势下,由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结构进行了新的整合,管制刑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得愈来愈少,或者虽然适用但执行难以到位,以致不少学者开始对管制刑的设置是否具有必要性、适宜性提出了置疑。本文认为,管制刑在适用、执行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这种缺陷并不是不可弥补的。只要对现行管制刑进行合理的设置,就可对其进行相应的完善,从而发挥这一刑种特有的优越作用。
一、管制刑的历史发展

Continue Reading

携带凶器抢夺的定罪研究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这是对准抢劫罪的规定,刑法理论上也称为法律拟制的抢劫罪。但由于该法条对罪状的叙述过于简单,给人们理解的外延就更加宽泛。而司法实践中的情形又纷繁复杂,为此,经常出现有关定罪的各种争议。如何理解法律,正确运用于司法实践,笔者试就此作以下研讨。
一、法条中相关概念的理解

Continue Reading

试论我国刑事起诉权划分的理论基础

[摘 要] 刑事起诉权是法定的国家专门机关或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控告,并要求该法院通过审判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人的一种权能。从根本上说,刑事起诉不是目的,其基本意义在于以启动审判程序,使法院对起诉案件具有审判的权利,实现追究犯罪的目的。
现代社会中,国家基于维护统治秩序需要、节约诉讼成本、有效配置司法资源以及尊重公民行使诉权等因素的考虑,将起诉权划分为公诉权和自诉权,从而对犯罪的追诉上形成了公诉制度和自诉制度两种方式。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