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对当前假币犯罪新特点的调查分析

假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极大。不仅侵害国家的货币金融管理制度,而且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据统计2003年至2004年5月份,安徽省阜阳市法院其受理此类犯罪案件78件108人,已审结73件102人。其中101名被告人受到刑事处罚,1人免予处罚。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43人,判处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11人,判处无期徒刑的1人,全部并处罚金,数额从最低的罚金2000元直至60万元人民币。有力地打击了此类犯罪行为。
从安徽省阜阳市人民法院已审理的假币犯罪案件中,反映出当前此类犯罪的七个新特点:

阅读更多

慎用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虽然贯彻了“加强制约,保障人权”的精神,对强制措施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但是司法实践中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的运用仍然存在过多过滥的现象,因此对其需要从严控制。
■现行强制措施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方面的问题
1.未规定两次拘传间隔的时间。司法实际部门认为12小时的拘传时间过短,往往在拘传期限届满后,犯罪嫌疑人刚走出拘传室又被拘传,搞变相拘禁。

阅读更多

票据诈骗犯罪新动态及其治理措施

票据诈骗犯罪作为金融诈骗犯罪的一种,具有犯罪对象特定(即多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性质恶劣、损失大、后果严重等特点,历来是我国金融领域的高发犯罪和惩治重点。通过调查,笔者认为票据诈骗案件具体呈现出以下五种最新动态:
一、犯罪人员的构成较复杂。出现了高学历化趋势,很多人曾经从事过银行工作或与银行工作有联系,部分人有前科。

阅读更多

试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构成与司法实践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近年来,执行难的问题已成为困扰法院审判工作的突出问题,而加大运用刑罚手段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犯罪的打击力度,构建良好的社会诚信,也不失为解决执行难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此罪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与同仁们共同商讨。
一、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立法概况

阅读更多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

刑事强制措施是国家为了保障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授权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为了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司法机关必须享有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利。同时,由于刑事强制措施关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因此,各国对刑事强制措施的采用均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条件和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打击犯罪、保护人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权利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阅读更多

论人权保障的宪法原则在刑事审判中的实现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刑事审判的原则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任务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以此为指导,法官们不遗余力地运用审判权着力查明案件的客观事实,力求“稳、准、狠”地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利益,以致不惜牺牲被告人与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这种状况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已有所改善,但受旧有意识和习惯的影响,刑事审判实践中仍存在漠视当事人权益的做法。可以说,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并未彻底铲除根深蒂固的传统刑事审判观念,其根本原因仍是人权的法律保障力度不够。而随着形势的发展,保障人权已写入我国宪法,上升为宪法原则。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