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对刑事撤诉裁定不应该允许上诉

目前法院通行的刑事诉讼文书样式中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的刑事裁定书,在实践中可以上诉。笔者认为,根据诉讼法原理及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对人民法院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的刑事裁定不应允许上诉。

阅读更多

刑事审判简易程序之思考

现代刑事审判制度建立在国家追诉主义理论基础上,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刑事追诉权,并有权发动刑事审判程序,法院不得主动启动审判程序,不诉不理是法院司法被动性的基本体现。刑事审判所要解决的是国家追诉犯罪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法院的使命是通过对国家追诉机关在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方面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进行审查,独立地判明国家追诉机关对该人罪行的认定能否成立,或者成立何种罪行以及罪行成立后如何科以刑罚。法院作为天然的中立者,通过在刑事审判活动中保持国家利益和被告人利益之间的相对平衡,承担起维护法治和正义的使命。
一、刑事审判程序的价值与效率的冲突和衡平

阅读更多

浅议我国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

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证据法典,但三大诉讼法都对证据制度作了一些规定,其中的“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刑事非法证据是指不具备合法性的证据,刑事非法证据的存在,不仅干扰了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

阅读更多

论保障刑事被告人诉讼权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提要:
保障刑事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我国法学理论方面是一大盲点,随着人权入宪,树立人权法治观念犹为重要。本文针对司法实践中对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进行剖析,并呼吁采取相应的对策,力求使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在立法上,内容更全面,措施更得力,在司法实践中操作更具体,行为更规范,尽快实现人权法治的目标。全文共约6200字。

阅读更多

由唐律若干制度谈对我国刑法的思考

唐律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它吸收了汉晋律学的成就,承袭秦汉立法成果,在立法技术上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性。它以儒家的封建论常道德观念作为思想基础,把"礼"、"法"紧紧揉合到一起,把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统一起来,使封建的家族主义与专制主义融合于一体以法的强制力推行礼的规范,又以礼的精神统治力量加强法律的镇压作用,虽然唐律中的刑罚普遍带有很大的残酷性,是统治者实行专制统治和暴力压迫所广泛实行的镇压手段,但唐律中对犯罪行为的规范可以说较为全面,至今仍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 监督吏治以保证行政效率

阅读更多

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结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根据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专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后所提出的结论性意见。常见的鉴定结论有:1、法医鉴定;2、司法精神病鉴定;3、会计鉴定;4、刑事技术鉴定;5、其他技术鉴定。而我们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遇到的最常见的鉴定结论就是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结论。现笔者针对多年工作中对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结论所发现的一些问题谈一谈个人的见解。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