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关于完善鉴定意见法庭质证程序的思考

鉴定人出庭率低、重复鉴定或多头鉴定、鉴定意见采信难是当前困扰司法鉴定的三大难题。重复鉴定多头鉴定既是鉴定意见采信难的原因,同时也是鉴定意见采信难的结果,两者与鉴定人出庭率低的现象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本文借鉴程序设计的相关原理,提出通过完善鉴定意见质证程序来解决司法鉴定老大难的新思路:一是优化当事人在鉴定启动程序上的权利结构,严格重新鉴定程序启动的条件,以治理重复鉴定与多头鉴定的难题;二是优化司法鉴定程序的结构,在鉴定人地位上用“当事人助手”取代“法官助手”,以强化鉴定意见的法庭质证程序在鉴定意见采信中的影响。
【关键词】司法鉴定;质证程序;鉴定意见

Continue Reading

建立取保候审批准制或备案制的建议

检察机关作为宪法明确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加大对取保候审的监督制约力度,确保取保候审制度正确实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建立和完善取保候审案件审批制度。应对侦查机关审批取保候审申请的自由裁量权作出明确限制。即将侦查机关在审查取保候审申请后的处理权限制度化、具体化、公开化。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取保候审决定,可以通过设立批准制或者备案制予以加强监督。

Continue Reading

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定关系人是否构成受贿罪

[案情]
2007年至2011年,被告人徐某通过利用其丈夫孙某担任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之便,在人事调整等方面给予他人关照,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232860元,为他人谋取利益。
[分歧]
第一种意见:被告人徐某明知请托人有求于其丈夫孙某,收取贿赂,通过利用其丈夫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了不当利益。其行为已经触犯刑律,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ontinue Reading

抢劫赌资赌债案件的司法界定与处罚原则

2005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5〕8号)中,明确将抢劫赌资赌债犯罪行为的性质与行为人的主观认识相联系,确立了一般人员与赌博参与人员抢劫赌资赌债犯罪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对于被告人抢劫赌资赌债等特定财物的行为认定为抢劫犯罪——这是这类案件处罚的一般规定;对于赌博参与人员以其所输赌资或所赢赌债为对象的抢劫行为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这是这类案件处罚的例外规定。但对于“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的情形究竟应如何定罪,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说明,故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Continue Reading

本案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司法认定

【案情】
2011年10月,惠某驾驶一辆轻型普通货车正常行驶至某公路一路段时,与车头右侧逆向行驶的石某驾驶的普通两轮摩托车相撞,造成摩托车车辆受损、驾驶人石某受伤及摩托车上两名乘车人受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交通事故。后查明,摩托车主石某无驾驶执照、醉酒驾车且有超载和违规不带头盔的行为,且其驾驶的摩托车悬挂挪用的机动车号牌。事故发生后,惠某驾车逃离现场,后主动到公安机关交通巡警支队投案。

Continue Reading

论网络隐私权的刑法保护问题

近年来,批量处理和传递公民个人信息越来越严重,个人信息遭到不当收集、恶意使用、篡改的隐患随之出现。一些组织或者个人,违法职业道德和保密义务,将公民个人信息资料出售牟利或者泄露给他人,获取非法利益。它不仅侵犯公民的网络隐私权,而且也威胁到社会管理秩序、经济秩序和公民个人财产安全甚至公共安全。公民的网络隐私权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这涉及到了一个目前引起国内外刑事立法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即刑法应如何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进而运用刑罚控制和打击利用公民网络隐私进行犯罪。
一、 网络隐私权概述
(一) 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