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刑事再审程序完善研究

【内容提要】刑事再审程序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内容,其设计是否科学,不仅关系到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稳定性,还关系到国家刑罚权实施的公正性以及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保护。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根本出路在于诉讼理念的更新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改现行的“审判监督程序”为真正意义上的诉讼程序。本文从刑事再审程序的域外考察出发,分析了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现状及缺陷,并对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再审;审判监督;诉讼
一、刑事再审程序概述

阅读更多

论接受感情投资行为的法律规制

当前社会上较普遍存在的为了将来获得某种利益放长线钓大鱼的“感情投资”行为,介于“礼”与“贿”之间,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隐蔽性和欺骗性,从应然的角度应为法律所禁止。本文对感情投资行为的特征进行阐述,揭示对感情投资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并提出立法建议。
一、接受感情投资行为的特征

阅读更多

现代刑法理念对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推动

一、恢复性司法与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发展,与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兴起有密切关系,因为“恢复性司法核心内容包含有社区矫正的诸多基础理念”。恢复性司法是20世纪70年代盛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是指一种通过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面对面的协商,并经过专业人员或社区志愿者充当的中立的第三方的调解,促进当事方的沟通与交流,并通过道歉、赔偿、社区服务、生活帮助等使被害人因犯罪所造成的物质精神损失得到补偿,使被害人的受犯罪影响的生活恢复常态,同时,也使犯罪人通过积极的负责任的行为重新取得被害人及其家庭和社区成员的谅解,并使犯罪人重新融入社区。

阅读更多

刑事诉讼分权制衡机制下的司法职权重构

司法职权,即我们常说的司法权,是与立法权、行政权相对的一种国家权力,是适用法律、处理纠纷的专属权力,具有裁判、执行、救济的特性。司法权包含广义、中义、狭义之说[1],本文取中义之说,将司法职权界定为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行使的司法权力,并将这些司法权力概括为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

阅读更多

如何缓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难

【内容摘要】我国《刑事诉讼法》设计了一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对因犯罪行为而遭受损失的被害人给予救济,其中第10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不收取诉讼费”。为避免交费,涉案被害人当然地选择了附带民事诉讼;因而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逐年增多,被害人提出的诉讼请求种类繁多,赔偿数额大。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审理耗费法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案件的审判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为刑事案件的审理造成迟延;原本刑事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可当庭宣判的,有时只得对刑事部分先行宣判,之后再对附带民事部分进行审理;分审后,刑事法官的角色也转换成了民事法官。

阅读更多

QQ新型网络犯罪引发法律问题研究

从18世纪由蒸气机的发明和应用引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已经进入了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半导体等高新技术的时代。21世纪,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作为一场新的技术革,正全方位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网络软件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在众多网络软件中,有一款软件,备受关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我们称之为“QQ”。“QQ”是QICQ的简称,目前是我国使用人群最多的一种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将QQ其作为犯罪对象和犯罪工具。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