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浅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几个问题

内容摘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其制度的设计在于主要解决因犯罪行为而引起的物质损害经济赔偿问题,他依赖于刑事诉讼,同时解决民事实体问题,从性质上说,它又属于民事诉讼的一部分。构成附带民事诉讼,既要符合被告人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又要使犯罪行为造成了民事损害、犯罪行为和民事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等几个方面的条件,即使符合了这方面的条件,进入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又会出现影响刑事审判、降低诉讼效率等负面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解决。在日常的刑事审判实践过程中,在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的同时,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求解,虽然手头的案件审结了,但问题仍然存在。

阅读更多

员工宿舍是否为入户抢劫中的“户”?

[案情]
被告人周某、章某与王某3人共同预谋策划到某公司宿舍抢劫,由王某提供该公司宿舍电子门钥匙,章某与周某实施抢劫行为。周某、章某利用王某提供的电子门钥匙顺利进入该公司宿舍,并持刀实施抢劫,在宿舍内将被害人刘某、童某砍伤,当场强行劫取被害人刘某“诺基亚”3230型手机一部、劫取被害人童某“斯达康”UT100型小灵通一部。
[分歧]
员工单身宿舍是否为入户抢劫中的“户”?
第一种观点认为,被告人周某、章某持刀进入某公司的员工宿舍实施的抢劫行为不构成入户抢劫,因为本案中的员工宿舍不构成入户抢劫中的“户”。

阅读更多

浅谈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疏漏

目前,在处理受贿犯罪案件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打着该国家工作人员的旗号收受请托人财物,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东窗事发后,该国家工作人员称其对此并不知情,关系人亦称其为请托人谋利是背着该国家工作人员的;另外,还有已经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其近亲属、其他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在职时形成的影响力,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从而索取或收受财物。

阅读更多

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与权益保护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当前,未成年犯罪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有其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阅读更多

试析“90后”犯罪共性特征及建议

从2008年开始,“80后”均步入了成年人的行列,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90后”开始成为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中的主体,引起世人关注。2009年以来,南昌市某区法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1件,在全年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为14.7%,比去年同期上升0.8%。涉案人数112人,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90后”为78人。
该区人民法院的司法管辖范围既有市区,也有农村,通过对这些案件进行认真分析发现,城乡结合部的“90后”犯罪呈现出以下共同特点。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