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判决书应当及时送达被害人

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是人权保护的两个方面,忽视其中的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不全面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刑事被害人学的兴起和被害人要求刑事程序保护的呼声的高涨,被害人在各国刑事程序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我国九七刑事诉讼法加强了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障,赋予其当事人地位和极为广泛的诉讼权利,这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尤其是2004年人权入宪,人权的保护提到了崭新的高度。

阅读更多

公款“挪用”与“借用”的界限认定

挪用公款罪不仅侵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也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在司法实践中,以合法借款方式变相挪用公款是此类犯罪的常见手段,也是案发后行为人企图逃避刑罚制裁的常用借口。由于挪用公款与借用公款的行为表征相似,容易产生混淆,因此,准确界定公款挪用与借用行为的本质特征和法律属性,关系到罪与非罪的界限,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公款“借用”的法律特征

阅读更多

解析自助行为

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受到不法侵害之后,为保全或者恢复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的行为。

阅读更多

刑事证据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一、重新定义证据概念与种类
证据是实现刑事诉讼价值、完成诉讼目的的重要基础,但是在证据概念的表述上,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仍有不太科学之处。根据刑诉法规定,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笔者认为证据与事实之间并不一致,证据的复杂性与案件的关联性、法官的权衡采用性决定了证据不等同于“事实”,证实的也不一定都是“案件的真实情况”。证据的概念应表达为“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比较确切。在证据种类方面,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生活的日益数码化,笔者建议增加电子资料这一新的证据种类,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改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陈述”,以减少原规定的纠问色彩。

阅读更多

盗窃数额的认定方法及价格鉴定程序

盗窃数额在定罪和适用量刑幅度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正确认定盗窃数额则是能否正确定罪量刑的关键。也就是说,正确认定盗窃数额是正确定罪和适用不同刑罚幅度的基础,数额认定错误,就会导致定罪和适用刑罚幅度的错误。因而,在处理盗窃案件时,必须重视和注意数额认定这一重要环节,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准确,为正确定罪量刑和适用法律提供可靠的依据。

阅读更多

对正当防卫一些问题的理解

摘要:结合我国97刑法第20条关于正当防卫内容的规定,对正当防卫的概念以及其构成条件、防卫过当和无过当防卫作了阐述,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如:不法侵害的理解、防卫过当的条件、无过当防卫的适用条件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 不法侵害 无过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历史沿革和立法取向
正当防卫对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秩序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都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从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方面来看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