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亲亲相隐”法制化浅探

一对家境贫寒的兄弟,弟弟辍学干活挣钱供哥哥上学,后来哥哥考上重点大学,但没钱交学费。在县城打工的弟弟正好赶上个机会,准备出差的业务员将3万多元现金放在抽屉里,弟弟拿了这些钱给哥哥交学费后畏罪潜逃。警方做通哥哥的工作,根据哥哥提供的线索把弟弟抓捕归案,对哥哥的行为我们应如何看待?无疑,根据法律规定,哥哥有义务作证并协助警方破案。但从亲伦关系的角度讲,这合理吗?法律是否可以规定哥哥必须“大义灭亲”呢?
法律不强求不可能的事项或法律不强求任何人履行不可能履行的事项。这是一句古老的法律格言。它要求我们关注:在制定法律时必须考虑社会基本的道德观念和伦理秩序。

阅读更多

浅谈担保行为中的挪用公款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国家工作人员为了私利或亲朋关系,利用职权,擅自以公款为个人从银行、信用社等贷款或进行其他需要担保的债务提供担保,对这种行为是否属于挪用公款行为,如何认定?笔者认为,对擅自以公款为个人提供担保行为,有的属于挪用公款行为,可构成犯罪,有的不属于挪用公款行为,可不认定是犯罪行为。由于担保形式不同,对财产占有关系也不同,是否构成挪用行为也因此而异。

阅读更多

刑事自诉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
我国新刑诉法扩大了当事人自诉的权利后,为化解矛盾和纠纷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因刑事自诉制度的缺陷,导致自诉人举证难、起诉难和人民法院调查取证难、审判难。基于国际通行做法和现代刑事诉讼理念的要求以及刑事诉讼制度现状的考虑

阅读更多

上诉不加刑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这是上诉不加刑原则在我国法律上的确认。应当如何正确认识上诉不加刑原则,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具体应用,目前在法学界和实际部门都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和作法。本文就如何正确认识上诉不加刑原则及上诉不加刑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方面略加论述。
一、正确认识上诉不加刑原则

阅读更多

浅谈缓刑的执行

近年来,缓刑执行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强化缓刑的执行工作,更好的发挥缓刑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功能,笔者结合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一点意见。
(一)缓刑执行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缓刑的执行流于形式,未能发挥缓刑考验作用。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