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对想象竞合犯该如何定罪

所谓想象竞合犯,亦称想象数罪,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想象竞合犯作为一种在司法实践中时常发生的犯罪形态,具有两个主要特征或必备要件:(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2)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在罪数的理论中,想象竞合犯属于实质的一罪。因此,对于想象竞合犯的处断,我国刑法理论界通说主张“从一重处断”原则,即依照行为触犯的数个罪名中法定刑较重的犯罪定罪处刑,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阅读更多

诈骗罪还是职务侵占罪?

[案情] 
甲公司职员张某在工作中负责保管公章,并有权使用公章与他人签订合同。2003年1月张某私自以公司名义,使用公章向乙公司借款二十万元后,携款逃走。
争议: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张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及受害的乙公司向谁索赔损失,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乙公司款物,其行为构成诈骗罪,受害的乙公司应向张某索赔损失;另一种意见认为,张某利用职务的便利,以公司的名义向乙公司借款,而后携款潜逃,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受害的乙公司有权向甲公司索赔损失。[评议]

阅读更多

虐待被监管人罪主体中的两个问题

刑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要求虐待被监管人罪的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特殊身份,即行为人必须是“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虽然刑法的这一规定具有一定的明确性,但在司法适用中仍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监管机构”的范围
在刑法修改后,理论上对刑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中规定的“监管机构”的范围,基本上采取了列举加概括的解释方式。学者们明确列举的监管机构除了刑法规定的监狱、拘留所、看守所外,还有拘役所、劳教所。

阅读更多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之完善

所谓被害人,是指其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背上物质的、精神的、身体的等多方面的额外负担,理应受到完全的权益保护。如果对被害人权益问题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出新的社会矛盾甚至于新的报复性犯罪,因此,有必要从健全我国诉讼法律制度出发,重视完善我国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
一、建立被害人补偿制度。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