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盗窃保险箱后无法打开如何定性

【案情】
被告李某原系建湖某食品厂员工,无故旷工被辞退,2012年9月11日深夜,李某利用其对厂区的熟悉,潜入厂区办公楼会计室盗取钱财。因保险柜无法打开,李某遂将保险柜藏匿于厂区草丛内。次日,厂方发现失窃后,报警并调取监控录像后将李某抓获。经查,保险柜内有现金五万元。
【评析】

Continue Reading

对量刑规范化实践的思考

刑事审判中,根据罪刑相适应基本原则的要求,裁量刑罚时应尽量在空间上保持均衡,在时间上保持稳定,性质、情节相同的案件应适用同等刑罚,避免罪刑相同的案件刑罚相差悬殊。为此,近年来全国法院根据《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积极开展了量刑规范化的改革,检察机关也在行使量刑建议权的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因量刑规范化涉及面广,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试图通过梳理问题、寻求对策、提出建议,以期为完善量刑规范化工作献出一些思路。
一、目前量刑规范化面临的问题
1.量刑建议的问题

Continue Reading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涉机动车“情节严重”情形

案情
2011年6月至9月间,被告人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先后8次秘密窃取他人摩托车7辆。经鉴定,被盗的7辆摩托车价值共计27300元。被告人张某在明知是赃物的情况下,仍从沈某处收购上述7辆摩托车中的5辆,价值共计20800元。
分歧
审理中,对被告人张某收购5辆共计价值20800元的摩托车是否属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的“情节严重”,存在以下两种不同观点。

Continue Reading

如何计算“以此补彼”的诈骗数额

【案情】
曾某与福建某服装厂签订服装购销合同,该服装厂根据合同规定如数发运货物。曾某获取服装后即以低价出售,所得钱款用于个人挥霍。数月后,曾某又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手段与另一家服装厂签订购销合同,并从该公司处所骗货款部分归还给福建的那家服装厂,余款继续满足个人的挥霍。曾某的“以此补彼”的连环合同诈骗数额是多少?
【分歧】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