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本案被告人彭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案情】
被告人彭某与章某某均丧偶多年, 2000年二人开始同居生活。2008年2月份,因双方感情不和,章某某欲与彭某分手,故未征得彭某同意便外出打工。彭某并对此非常气愤,蓄意报复。2008年3月24日下午,被告人彭某撬开章某某家中的后门进入屋内,将章某某放在家中的衣服剪破,蜂窝煤砸坏,而后被告人从章某某家中找出一瓶用剩下的农药(经鉴定含有机磷成份)倒入章某某家的水井中。
【审判】

Continue Reading

关于煽动型犯罪的三个问题

【摘要】煽动型犯罪是刑法中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每一种煽动型犯罪都有一个关联的实行行为。本文从成立犯罪、量刑以及罪数三个角度对煽动型犯罪进行分析。
【关键词】煽动型犯罪关联的实行行为 问题

Continue Reading

浅析缺席审理案件的证据审查问题

在对席审判中,由于双方当事人都到庭参加诉讼,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对各自主张会不遗余力的、想尽各种办法与技巧,运用诉讼原理,对支持与反驳诉讼请求的证据充分的发表各自意见。这么一个质证过程,充分显示了直接言词原则在诉讼中的运用,法官作为居中裁判者,只是运用自己所处的居中地位,适当引导当事人举证质证,必要时行使相应的释明权,在双方当事人充分陈述各自质证意见的基础上,运用自由心证、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及相关法律规定,在不脱离司法职业道德的前提下,对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明力的大小作出裁判。

Continue Reading

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探讨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11.6%,中国已成为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对国家与社会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老年人犯罪问题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老年人犯罪

Continue Reading

知识产权刑法司法保护探究

一、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立法进程的简单回顾
中国于1979年颁布的首部刑法典中,就已明确规定了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要进行惩罚,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条件,当时仅仅在第127条中规定了假冒商标罪。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列入刑罚制裁范围。之后,又于1985年和1988年通过两个司法解释,将非法制造、销售或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都列入刑罚制裁范围。
旧刑法本来并没有规定假冒专利罪,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为鼓励发明创造,并保护专利权人和国家的权益,通过1984年《专利法》第63条规定了假冒专利罪,比照刑法第12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