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泛化问题亟待解决

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泛化问题不容忽视
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泛化,主要表现为认识上的泛化。如有的学者认为目前中国黑社会犯罪比较猖獗,已经到了不打不足以维持稳定的程度。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出现了名目不同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帮会组织。

Continue Reading

对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不宜适用财产刑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修订前的《刑法》相比,在财产刑的适用上,范围广且更具体。加大了对于以金钱为目的的犯罪惩罚力度,修订后的《刑法》规定可以适用财产刑的条文多达156条,其中选处罚金的9条,并处或单处罚金的61条,单处罚金71条,并处罚金的有85条,可以选处罚金的1条,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的有37条,并处没收财产的8条,可以并处没有财产的有41条。
财产刑,是以对犯罪者的财产权益进行剥夺为内容的刑罚方法。我国刑法规定了罚金和没收财产两种。在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犯,在适用刑法分则条文对被告人进行科刑时,是否适用财产刑,有两种不同意见:

Continue Reading

应加快完善反洗钱犯罪立法

近日,海南爆出一起金额巨大的洗钱案件。犯罪嫌疑人黄汉民非法侵占了他人家族企业一亿多元资产,并采取欺诈开户、虚假过户、虚假交易、暗箱操作等手段据为己有。黄汉民隐瞒、掩饰犯罪所得及其非法收益,通过各种手段使其合法化,完全符合洗钱罪的通常定义。然而,我国刑法对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限定为毒品犯罪、走私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恐怖犯罪,因此,公安机关只能以职务侵占罪对黄立案,而非洗钱罪。该案仅仅以上游犯罪对嫌疑人侦查、起诉,极易导致处罚过轻的结果,明显违反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这反映出我国有关立法已经严重不适应打击日趋猖獗的洗钱犯罪的刑事司法实践,反洗钱立法亟需完善。

Continue Reading

面对新型案件仍需坚持罪刑法定

刑法废除了类推制度,全面系统地规定了罪名和刑罚体系,实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定化。但是,该原则在司法化过程中出现诸多争议,比如:当新型案件中出现明显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刑法未作明文规定的行为,司法机关可否对刑法作扩张解释,予以定罪处罚?对此,笔者认为,司法机关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不能认定为犯罪。理由是:

Continue Reading

单位犯罪主体的确认

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常常会遇到是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之争。对于这两类犯罪主体,由于刑法规定的具体刑事处罚内容存在差异,有时单位犯罪的处罚较自然人犯罪的处罚明显偏轻,实践中也存在这种惯例,因此,有必要对相对特殊的单位犯罪主体加以研究。
一、 单位犯罪的法律规定。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