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特殊涉毒人员收治期间折抵刑期初探

司法机关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往往对特殊涉毒人员,比如身患严重疾病的吸贩毒人员束手无策,判决以前无法在看守所等场所羁押,判决刑罚以后也只能监外执行。因此,一些特殊涉毒人员有恃无恐,反复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甚至在刑事诉讼期间或者刑罚监外执行期间继续实施新罪。为了遏制此类现象,我国部分地区针对特殊涉毒人员,开展了一些有益探索,其中包括成立特殊涉毒人员收治机构,对特殊涉毒人员进行强制收治管理。从目前实效来看,对特殊涉毒人员收治管理,能够很好地解决“看守所不能关、劳教所不能要,戒毒所不能收”的尴尬问题,对落实特殊涉毒人员刑事责任和彰显刑罚威慑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进而有效防治了特殊涉毒人员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Continue Reading

利用香港“六合彩”接受投注的行为如何定性

【案情】
2012年5月,被告人赖某个人坐庄,利用香港“六合彩”的中奖号码,由刘小春(另案处理)在赣县韩坊乡做下线协助赖某接受投注,期间刘小春为赖某代码向钟某、黄某等人多次非法销售六合彩,金额共计6.3万元,赖某非法获利3.97万元。案发后,被告人的非法获利3.97万元已退清。
 【审判】

Continue Reading

犯罪构成三要件说与四要件说之比较

当今世界,刑法领域内有三种犯罪论体系。其一是前苏联等国采用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将犯罪构成要件分为主体要件、客体要件、主观要件、客观要件四部分,即通常所说的犯罪构成四要件说;其二是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采用的犯罪论体系,将犯罪成立条件分为犯意和犯行;其三是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三要件说”,三要件说认为犯罪构成要件应当是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组成的三阶层递进式。

Continue Reading

从检法"分歧"看未成年人审前羁押问题

随着司法改革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日益强调,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对缓刑适用条件的变化,目前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居高不下已成为现今司法改革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未成年人捕后判处缓刑、捕后判处拘役案件的特点入手,寻找当前导致未成年审前羁押的原因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一、检法“分歧”中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实践问题概述

Continue Reading

浅议中国现行行贿追诉制度

行贿与受贿是一组对合性的犯罪问题,行贿问题得不到根治,受贿问题就会屡见不鲜。行贿人逍遥法外,受贿人觉得法律不公,社会民众也会对法治心存芥蒂。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的是司法解释规定了“行贿人民币1万元,应当立案追诉”的规定,肯定了以往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实践,但由于该规定的追诉标准与受贿犯罪相比设置尚高,难免使得一大批行贿犯罪分子成为落网之鱼,给司法实践操作带来尴尬。本文从行贿罪的司法实践现状出发,针对当前打击行贿犯罪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今后的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一、行贿犯罪的司法现状

Continue Reading

教唆刑事限制行为能力人犯罪的定性

[案情]
2012年11月30日上午,被告人钟某给曾某(生于1997年3月13日)20元路费,叫其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一带盗窃。后曾某窜至新阳乡西云村刘某家,用钢条撬开门上的锁,进入室内,盗走现金9908.00元。  [分歧]
本案中对被告人钟某教唆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曾某入室盗窃的行为构成教唆犯还是间接正犯存在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钟某应当认定为教唆犯,其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被教唆人曾某已经年满15周岁,其对自己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和控制能力,虽然法律不追求曾某的刑事责任,但是不影响对钟某教唆犯的认定。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