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公诉人在庭审中可否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司法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刑事案件的公正审理,而不得参加对该案进行的诉讼活动的一项诉讼制度。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回避,旨在确保法官、陪审员在诉讼中保持中立无偏的地位,使当事人受到公正的对待,尤其获得公正审判的机会。

Continue Reading

新型同种漏罪数罪并罚案件的分析与思考

刑法第七十条规定,刑罚执行完毕以后,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按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数罪并罚。刑法第七十七条也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被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按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数罪并罚。
刑法上述规定旨在防止被告人归案后基于侥幸心理交待不彻底,惩处漏判之罪。根据立法精神,漏判之罪,可以是与前罪相同性质之罪,也可以是不同性质之罪。也就是说漏判之罪即使与前罪属同种性质,也应当进行数罪并罚。前罪适用缓刑的

Continue Reading

当前聋哑人犯罪的现状、特点及预防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法制的日益完善,聋哑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立法和司法的关注。然而,合法权益的保护属于积极方面的保护,而预防聋哑人犯罪则是对其更为基础性的保护。因此,我们在对该弱势群体进行积极保护的同时,聋哑人犯罪的问题也不得不逐渐引起我们的重视。近日,笔者就聋哑人犯罪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调研,通过对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和少年刑事审判庭近两年来审结的聋哑人犯罪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其所呈现的现状、特点加以分析,并对犯罪预防提出自己的粗浅见解。
一、聋哑人犯罪的现状

Continue Reading

程序性辩护初探

摘要:程序性辩护是以刑事程序法为依据,指出刑事办案人员在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严重违反有关程序法的规定,或者在办案过程中有严重侵犯公民宪法基本权利的行为,从而否定某一证据或某一诉讼行为的有效性,阻却犯罪指控,达到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目的。程序性辩护对促进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进一步法治化、文明化,对促进我国的人权制度发展和宪政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辩护 实体性辩护 程序性辩护 司法文明
一、实体性辩护与程序性辩护之概念解析
(一)辩护

Continue Reading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探析

【摘 要】 当前商业贿赂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迅速蔓延,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医药购销领域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却成为了商业贿赂的重灾区。本文立足于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盛行的现实,对其危害,泛滥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商业贿赂的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 医药 商业贿赂 危害 对策

Continue Reading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期待可能性理论因其立足人性,符合刑法谦抑性原则等而具有相应的合理性。结合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大力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新形势,借鉴其对我国当前的刑事司法具有特别意义和积极作用。
【关键词】期待可能性  必要性  可行性
期待可能性是指在行为当时,能够期待行为人避免该犯罪行为而实施合法行为的可能性,如果不能期待避免犯罪行为实施合法行为,即没有这种期待可能性时,即使能够认识犯罪事实或能够意识该事实的违法性,对行为人也不能给以规定的非难,行为人就没有故意责任或过失责任。如果期待可能性相对较低,就应当相应减轻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在中国刑法的现实存在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