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浅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实践中的困境与完善

摘要:为了弥补贪污罪和受贿罪状司法实践中的不足,更加有效地预防的打击公务员队伍中的腐败行为,保持公务员队伍的廉洁性,我国刑法在1997年规定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作为贪污罪和受贿罪的截堵性罪名。随着司法实践的深入,这一罪名显现出很多实体和程序上的漏洞,配套制度的建设也不能及时完善,使其在司法适用上出现很多困难。在从立法技术上对该罪名加以完善的同时,加强建设和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才能使该罪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腐败、惩治贪污受贿,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立法完善 财产申报制度 金融监管制度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现状和困境

阅读更多

论构建我国合理的死缓减刑程序

内容摘要:死缓减刑是指死缓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我国的死缓减刑程序乃是一种行政审批的程序,先由监狱提出建议,然后由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后,报高院裁定。这种行政化减刑程序完全漠视了死缓犯的权利,严重剥夺了死缓犯参与程序的权利,进而也极大地损害了其实体权利。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死缓犯的权利,应该为死缓减刑构建听证式的诉讼程序。
关键词:死缓 减刑 听证
引言

阅读更多

论无罪推定

[ 摘要] 无罪推定原则从何而来?含义是什么?在我国它的现状如何?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分析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无罪推定原则产生于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保障人权、健全法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一条法律原则,而且是最重要的人权准则,从无罪推定原则的来源考察、逻辑分析、规范分析、在中国的现状和措施四个方面深入地阐述了无罪推定原则。
[关键字] 无罪推定  渊源  疑罪从无  沉默权 现状
一、概 述
无罪推定,是指任何人在法院没有以确实、充分的证据证实和判决其有罪之前,不得认为其有罪或推定其无罪。其主要强调了三层意思:一、对任何人有罪的宣告只能由法院决定

阅读更多

论教唆犯之本质

摘要:通过对大陆法系各法域刑法立法例与刑法理论的探讨可知,大陆法系各法域坚持教唆犯的从属性原则及其处罚的独立原则。而在我国,通说认为,教唆犯的性质为从属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二重性,但是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理论可推知,我国现行刑法所规定的教唆犯性质在本质上是与大陆法系各国的从属性说一脉相承的,即根据我国刑法立法例可以认为我国坚持教唆犯的从属性质,而教唆犯的处罚亦属于处罚独立原则。
关键词:教唆犯 从属性原则  二重性原则
处罚独立原则

阅读更多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 目前青少年网络的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网络犯罪智能化高、隐蔽性强、犯罪手法多样、社会危害性大。从根源上说.青少年网络犯罪是其个体素质与社会环境的各种条件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研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探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切实有效地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犯罪 预防 控制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状

阅读更多

试论刑事赔偿中国家免责的限制

刑事赔偿,又称冤狱赔偿,是指国家对行使侦查、起诉、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造成的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利的损害进行赔偿,并且在向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向确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追偿的制度。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一些国家陆续建立了刑事赔偿制度。1966年,联合国制定《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力国际公约》,其中规定了刑事赔偿的内容,标志着刑事赔偿作为一项国际准则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