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同诈骗罪中的几个疑难问题 admin | 2017-12-19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定、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这一条款的简略致使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而有必要在理论上予以澄清。一、合同诈骗罪的合同 认清合同诈骗罪,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常常被忽视,即合同诈骗中合同内涵的界定。 阅读更多
对涉及非财产性利益贿赂行为的探析 admin | 2017-12-19 近年来,随着政府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层出不穷,行为人贪贿手段方式多样化,其中贿赂行为对象也不再局限于财产利益。结合我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本文试对贿赂犯罪涉及的“非财产性利益”进行刑法罪刑设置上的探析。 阅读更多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admin | 2017-12-19 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害的被害人是否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本论题阐明了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含义,对精神损害的范围和标准予以明确界定。并运用大量的理论和事实,深刻阐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有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 阅读更多
崇仁法院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网络里的沉沦 admin | 2017-12-19 江西省崇仁县人民法院对近三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调查分析发现:2005年因上网诱发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为2件3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比例为39%,2006年分别为5件7人,占68%,而2007年仅1--5月为4件7人,占100%,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低龄化情况严重,平均年龄仅为15.4岁。进一步分析发现,未成年人涉网犯罪主要有以下原因: 阅读更多
“物欲型”未成年人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 admin | 2017-12-19 近几年来,河北省藁城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自2005年以来,藁城法院未成年人犯罪综合审判庭共受理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2件,其中财产型犯罪案件占64%。因此,分析物欲望型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对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物欲型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阅读更多
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地位的重新界定 admin | 2017-12-19 现行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界定为当事人,其初衷是好的,然而,它内在的缺陷却使得其存在诸多难以自行解决的矛盾。为此,我们在目前定位还未改变的时候,需要在现行法律的框架内,通过制度的约束,减轻其弊端对实际司法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则是我们需要通过对被害人与相关诉讼个体、机构关系的再认识,实现对其诉讼地位的重新界定。我国现阶段的刑事诉讼目的可以归纳为: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这个观点也是学界的通说。作为刑事诉讼目的的保障人权,除了需要保障被追诉人的人权以外,至少还需要保障被害人的人权。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