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论无罪推定原则制度设计及观念要求

摘要:无罪推定原则,在司法制度史上是一大进步。法制的最高层次是上升为一种信仰。但是基于历史传统的影响,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虽然已经在制度上加以首肯,但纵观司法实务中该原则的贯彻,以“疑罪从有”为主要特点的先入为主的传统司法模式仍普遍存在,冤案错案的屡屡发生。本文认为,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必须使无罪推定观念成为司法人员的思维起点,真正使无罪推定原则中国化。本文拟从无罪推定的含义辨证开始,提出颇具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字:无罪推定 观念 中国化;

阅读更多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探析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是长期困扰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的突出问题,其赔偿范围、标准、数额及执行等在审判实践中都非常棘手,不仅易激化社会矛盾,而且直接影响司法公正,已成为“和谐司法”建设中值得关注的领域。同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亟待相关法律作出明确规定。现就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谈如下认识。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涵义及我国立法现状

阅读更多

经济犯罪立法模式之思考

摘要:经济犯罪本质而言是一种法定犯,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经济犯罪必定会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对经济犯罪要有合理的刑法规制,而选择何种立法模式势必会影响到对经济犯罪的刑法规制的合理性。在目前我国基本采取刑法典单一立法模式的情形之下,存在诸多无法克服的体制性缺陷,而这就使对经济犯罪的合理立法模式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经济犯罪 刑法典 单行刑法 附属刑法
一、经济犯罪立法模式构建之理论基础

阅读更多

谈谈对取保候审保证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73条第2款是对取保候审保证人特定情形下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该条规定取保候审保证人怠于履行保证义务致使被告人逃匿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由于该条规定得过于原则,实践中如何具体运用,颇有争议,本文略作分析。

阅读更多

对我国传统犯罪构成中“犯罪客体”的思考

摘 要: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将犯罪客体纳入犯罪构成要件,但是本文经过论证,认为犯罪客体是在犯罪之外的某种社会构成要素,并不是犯罪的实体内容,故主张不应将其纳入犯罪构成的体系之中,应将其放在犯罪概念、本质中加以研究,并且应以“刑法法益”取而代之。
关键字:犯罪构成 犯罪客体 刑法法益
一、关于犯罪客体理论的概述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