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取保候审期间潜逃后又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应认定自首

【摘要】【裁判要旨】对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潜逃,后又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从自首的实质要件及立法宗旨考量,并遵循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应当认定自首。
案号 一审:(2012)济阳刑初字第146号 二审:(2012)济刑一终字第95号【案情】

公诉机关:山东省济阳县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付绍贵、刘文阶、柏光玉、赵爱芹

Continue Reading

公安机关适用取保候审存在的问题

公安机关在适用取保候审中存在诸多问题,学界对此的诘难从未停止,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推动了公安机关取保候审执法规范化建设。但是,这些诘难要么从理论演绎入手、要么从个案解读入手、要么是对法律法规本身问题的批判,并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公安机关适用取保候审的整体情况,也较少从公安机关本身的角度思考这些问题。鉴于此,为推动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化建设,维护公安机关声誉,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学界反映的公安机关在适用取保候审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番梳理,从整体上把握公安机关在适用取保候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维法度,以正视听,以求良策。

Continue Reading

法学专家:应将强奸罪对象由“妇女”改为“他人”

贾 健检察日报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第12条拟将刑法“猥亵妇女、儿童罪”中“猥亵妇女”表述修改为“猥亵他人”,引发广泛关注。这意味着成年男性也将被认定为猥亵犯罪的对象。笔者认为,为进一步体现刑法的平等保护,应对刑法中强奸罪的犯罪对象也作出相应修改,即不仅仅限于妇女。对此有三种可借鉴的修改模式。

Continue Reading

出租车司机明知乘客犯罪仍积极接送 该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张同泰人民法院报  案情  贾某系一出租车司机,某晚10点左右,贾某拉了三名乘客,每人均手持砍刀。他们上车后说出高价包车,让贾某全程等待接送,并告诉其不要报警。此时,贾某从他们的言语中得知他们欲实施犯罪行为,但是贾某仍欣然接受。果不其然,三名乘客下车后即去殴打某人,将其砍成重伤。贾某在出租车内看到了殴打过程,并听到对方求饶声音。后三名乘客乘坐贾某的出租车离去。

Continue Reading

检察权的谦抑性

【内容提要】作为“求刑者”的检察机关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权力运作,需要体现谦抑性。其标准是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尊重、对公序良俗的参考、宽容和自省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检察权无原则、无限制地退让,更不意味着检察权对社会生活调节作用的减小。要真正塑造一种以人为本、充满人情味却不失严正的法律监督体系,实现我国检察权在新形势下的谦抑化发展,应该从刑事政策的修正等途径进行制度的革新与保障。
【关键词】谦抑性 道德 刑事政策

Continue Reading

刑法谦抑性是如何被搁浅的?

【内容提要】定罪牵动着刑法体系并直接触及刑法谦抑性。从定罪实践看,刑法立法对于诸多新罪的增设采取强拉硬拽式的犯罪化做法,刑法司法呈现出自我扩权的张扬态势。实践中种种迹象表明,刑法谦抑性正在悄无声息中被搁浅。上述法治乱象隐喻了当代中国刑法实践中的若干基本偏颇:过度追求刑法体系“外在善”造成刑法立法的内心燥热;基于“被历史捆绑”的事实而盲目仿效现代性的心理极为突出;刑法制度供给不均衡诱致公众对刑法预期出现严重偏差。应当建构刑法规范与普通国民之间的交互认同,以避免刑法过度追求秩序管控的偏执。重申刑法谦抑性是法治国家最基本的操守。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