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刑法中的共犯与身份问题研究

共犯与身份是共犯理论中的一个疑难问题,在大陆法系刑法中均设专条或装款规定共犯与身份。我国刑法中稍许欠缺,只是在分则中有关于共犯与身份的规定,另外,在司法解释中,对共犯进行规定时涉及共犯与身份关系问题。⑴
一、共犯的一般概述

Continue Reading

浅谈当前女性犯罪之特点、成因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却出现了另一不容忽视的现象:女性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近年来女性犯罪呈上升趋势。以河南省襄城县人民法院一审刑事案件统计为例,2009年女性犯罪的全年收案数为21件,2010 年为30件,上升42.8%,2011年猛增至49件,又上升了63%。由于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且女性犯罪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长期而巨大的,所以对女性犯罪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犯罪者的年龄趋向低龄化

Continue Reading

关于教唆犯的司法认定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向被教唆者传输犯意或者强化坚定其犯意,致使被教唆者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

Continue Reading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因果关系认定

摘要:当前大量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行为得不到及时制裁,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救济,这种状况与我国传统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在环境污染犯罪中的适用困境不无关系。因此,本文笔者在介绍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并阐述其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犯罪的适用困境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新兴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提出我国应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犯罪中适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关键词:环境;环境污染;因果关系推定理论

Continue Reading

何帆谈刑事审判:宽严相济有尺度

近几年,引起社会关注,乃至各界争议的热点案件,经常是刑事案件。刑事犯罪多由矛盾激化而产生,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和极端表现,最容易触动公众情感,引发社会情绪。面对纷繁复杂、起因多样的社会矛盾,如何充分发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作用,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做到打防并举、化解矛盾,是人民法院在新时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Continue Reading

刑诉法修改中的证据制度问题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和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后,本次修改刑事诉讼法的证据制度方面,应坚持实事求是,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特别是应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内容予以合理吸收和采纳,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一、设计理念的三个“相结合”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