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试论共犯口供之证明力

论文提要:
共犯口供的证明力的认定问题,关系到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和司法公正,是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加以明确的一个基本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对《刑事诉讼法》第46条的理解产生分歧,导致司法实践中处理个案时对共犯口供的证明力如何把握产生困惑,直接影响着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被告人正确定罪量刑。本文试对共犯口供的证明力作简要分析,并对建立共犯口供的证明力补强规则作粗浅设想。
关键词:  共犯 口供证明力 补强规则

Continue Reading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现实境遇与对策

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明确规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规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为适应惩治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等腐败犯罪的需要而规定的一种新型犯罪。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现实境遇

Continue Reading

浅析目的犯的目的

由于我国刑法对目的犯之目的与犯罪故意中的犯罪目的未作区分,学者们一方面强调目的犯的目的不同于直接故意犯罪中的犯罪目的,认为目的犯之目的是行为人故意之外的超主观因素,并以此作为目的犯的法定构成要件,但同时囿于我国刑法条文的规定,将刑法分则中有目的要求的犯罪统统纳入目的犯进行考察,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本文结合我国刑法的规定,对目的犯之目的及其实现在刑法上的评价进行研究,以理清目的犯目的与故意犯罪之目的的关系,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难题。
一、犯罪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Continue Reading

虚拟空间刑事管辖权的思考

内容提要:网络信息国际化给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势必引起对信息系统安全的思考。按照导致安全风险的原因,可以将风险分为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人为风险。自然风险和技术风险不属于法律规制的范畴,因此在本文中不赘述。本文讨论的是人为风险的范畴及其在国际范围内的刑事管辖权问题
关键词:网络信息
属地管辖权
普遍管辖权  国际司法协助

Continue Reading

浅析受贿罪的认定之“为他人谋取利益”

我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司法实践中,在受贿罪的认定上如何理解和把握“为他人谋取利益”一直存在争论。以下是作者对这一问题的一点看法:
一、“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的主观要件还是客观要件

Continue Reading

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

信用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一种现代化支付工具,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签发给资信较好的公司和个人的信用凭证,持卡人可凭卡在发卡机构约定的商户购物和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银行营业网点存取现金。在信用卡功能不断发展以及信用卡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不断渗透的同时,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的行为也不断泛滥起来。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许多国家都频繁的出现了信用卡诈骗犯罪。犯罪涉及的地域不仅局限在某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广泛的牵涉到各个国家和区域,具有跨国性和国际化。因此,对信用卡诈骗罪进行深入研究,对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