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审理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法律适用

内容概要: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当被告人的违法行为使国家或者集体财产遭受损失构成犯罪时,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刑事公诉时可以附带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予以合并审理的诉讼活动。修订前后的刑事诉讼法都确立了这一诉讼制度,然而,公诉机关提起的刑事诉讼(公法)和民事诉讼(私法)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由于我国法律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缺乏缜密的条文设计,实践中有不少争议,本文从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某些法律适用问题着手,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并围绕现行法律对该制度提出自己的立法建议。

Continue Reading

检察机关撤回抗诉的一审法院是否有权决定再审

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类案件,即:一审法院对被告人作出刑事判决后,被告人服判,但一审法院同级检察机关认为该判决确有错误,向上级法院提出抗诉。该检察院的上级检察机关依职权在抗诉期满后向二审法院申请撤回抗诉,二审法院裁定准许检察院撤回抗诉。对于此类案件,有些地方的原一审法院在二审法院裁定准许检察院撤回抗诉后,自行对案件决定再审,并作出再审判决。笔者认为,此类作法在程序上存在违法之嫌。

Continue Reading

刑事审判当庭认证问题探讨

论文提要:
刑事审判当庭认证问题是目前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作者分析了当庭认证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阐述了在刑事审判中实行当庭认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就刑事审判当庭认证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相关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主题词:刑事审判 当庭认证
一、当庭认证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Continue Reading

如何认定受贿罪的共同犯罪

熊选国(以下简称熊):根据刑法规定,受贿罪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单独构成受贿罪。但根据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作为共犯而构成受贿罪。这一点,从实务观察是十分清楚的,不过刑法理论界有时听到否定的声音。
苗有水(以下简称苗):否定的主张主要发端于刑法规范的演变。1988年1月颁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下称《补充规定》)第一条第二款和第四条第二款分别就贪污罪、受贿罪的共犯作了明确规定,可是,修订后的刑法只保留了前者而删除后者。于是,有人认为,修订后的刑法取消了内外勾结的受贿罪共犯。

Continue Reading

现行取保候审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察、起诉 、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式。作为强制措施的一种,与拘留逮捕相比,一方面取保候审可以不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其能照顾家庭或从事原来的工作和劳动,另一方面减少国家用于在押人犯的生活管理费用等各项开支,从而减少羁押场所的压力。但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很好的发挥这一诉讼制度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实现程序公正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
一、当前适用取保候审制度的特点

Continue Reading

浅谈罚金的执行

我国刑法第三章中关于刑罚的种类就明确规定了刑法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独立适用。也就是说罚金是一种刑,是一种财产刑,是针对贪利性质案件的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而决定对其处以经济上的制裁。简而言之罚金就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其所有的一定金钱的刑罚。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