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浅谈米兰达规则与沉默权

在沉默权的发展历史上,可以说美国的沃伦法庭在1966年通过米兰达案件所创设的米兰达规则(Miranda Warnings)是其重要的里程碑。然而有学者将米兰达规则等同于沉默权,甚至作为沉默权的代名词;也有学者认为米兰达规则包含沉默权。实际上,在米兰达规则存在之前的数百年,沉默权(反对自我归罪特权)已栽入很多国家的成文宪法。米兰达规则作为一项诉讼规则,只是对宪法性权利——沉默权保护的外国规则,其赋予犯罪嫌疑人的只是沉默权的受告知权,其本身并不具有实体上的意义。

阅读更多

刑事诉讼事实根据的量化分析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刑事诉讼必须依事实为依据,由于人民法院审查的只是过去的事实,到底该把这个过去的事实查清到什么程度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一直以来都有争议。在理论上将案件事实分为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客观事实是指案件发生的绝对的真实,有罪认定必须达到百分之百真实;法律事实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已认定的事实,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盖然性事实。

阅读更多

刑案中翻证证人的原因及查证后审查

本文证人翻证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作出陈述后又推翻其全部或部分陈述。在刑事案件中,证人证言是一种十分普遍而又非常重要的证据。证人证言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关系到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是否准确。现就将在审理刑事案件当中,翻证证人的成因以及如何审查判断翻证浅识论证一下个人观点。
一、证人翻证的原因
1、侦察人员诱证,骗证或变相逼证引起证人翻证。

阅读更多

浅析刑事诉讼中律师的调查取证权

司法公正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公诉人、辩护人、法院三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但辩护律师在调查取证方面存在诸多障碍,造成“控”、“辩” 职能的相对失衡。因此,为实现真正的司法公正,必须从立法上完善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制度。
一、有关律师调查取证权的概述  (一)对律师取证概念及性质的理解

阅读更多

农村老年人性犯罪特征与预防对策

近年来,在农村地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60岁以上老年人性犯罪突出的问题,而且他们性犯罪的主要目标是幼女和智障妇女,给受害人及其家庭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一、老年人性犯罪特征
(一)犯罪主体多为60以上老年单身男子。多数犯罪嫌疑人配偶已经去世,其子女也相继成家与老人分开居住或外出打工,只有他独自一人在农村生活;有的从来没有结过婚,长期孤独、寂寞的心理得不到排解,正当的性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些老人身边没有子女照顾,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安慰,精神感到空虚,心理、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阅读更多

“归个人使用”及其具体用途在挪用公款罪中的定位

在挪用公款罪中,公款的具体用途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紧密相连的。按照我国刑法第384条的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及其具体用途是挪用公款罪构成要件的一个必要要件,并且刑法第384条根据公款具体用途的不同配置了不同的时间和数额条件,共同完成对挪用公款罪的界定。然而,把它们都作挪用公款罪的定罪要素是否合理?如果认为它们对挪用公款罪的成立不可或缺,那对它们又该如何定位?这在当前理论界和实务部门都不无争论。对这一问题的合理解释和科学处置,不仅对走出理论上的困惑意义重大,而且对解决司法实务中的难点至关重要。
一、当前的理论观点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