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无罪判决023|赵某故意伤害罪二审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

信息抗诉机关山东省青州市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赵某,中共党员。2011年11月30日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被取保候审。辩护人暨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孙希科,山东春水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杨广庆,农民,系本案被害人。诉讼代理人曲洁、赵辉,山东青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审理经过山东省青州市人民法院审理山东省青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赵某犯故意伤害罪、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杨广庆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案,于2013年9月23日作出(2012)青刑初字第388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赵某不服,提出上诉。

Continue Reading

张明楷:网络言论自由与刑事犯罪

【作者】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文】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显然包括网络言论自由。言论自由,并不是指自言自语的自由,或者夫妻二人窃窃私语的自由,而是指公开发表言论的自由。

Continue Reading

《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坦白制度的理解与适用

内容提要:《刑法修正案(八)》第8条规定了坦白从宽情节,这是我国刑事立法上首次确认坦白从宽制度。坦白从宽法定化是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走出司法尴尬境地之必然产物。坦白,是指犯罪嫌疑人除构成自首以外的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情形。坦白的主体是“犯罪嫌疑人”,可以包括犯罪单位。坦白的成立条件包括:被动归案;如实供述自己的已被司法机关掌握的罪行或者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虽未掌握,但与已掌握的罪行属同种的罪行。坦白从宽是原则,不从宽是例外。避免特别严重后果的发生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认定。

Continue Reading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2000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10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已于2000年4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1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6月10日起施行。
2000年6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13号
为依法严惩毒品犯罪,根据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七节的规定,现就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Continue Reading

律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的辩护策略

毒品犯罪具有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直是我国刑事法律打击的重点,自 1990年12月2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第一部关于禁毒的单行刑法《关于禁毒的决定》以来,我国就更加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