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两岸缓刑制度的新发展与比较借鉴

【摘要】本文以缓刑制度的刑法价值为视角,着眼于世界范围内刑法轻刑化、刑罚结构非监禁化的变革趋势,从制度及其体现的价值层面分别分析了我国大陆刑法缓刑制度和台湾地区刑法缓刑制度的最新发展,特别针对缓刑的适用范围、缓刑的实质条件、缓刑的撤销方式、缓刑义务、少年缓刑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深入分析,提出了若干可供先互借鉴的建议,以助益于两岸刑事立法和司法适用。
【关键词】缓刑;价值与发展;非监禁刑;制度比较
一、缓刑制度的一般刑法价值

Continue Reading

论刑法修正案(八)中禁止令的理解与适用

《刑法修正案(八)》对我国非监禁刑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创设的禁止令制度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制度创新。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对于判处管制和宣告缓刑的罪犯,人民法院可以“同时禁止罪犯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禁止令是我国刑事法律中的新生事物,如何正确认识并准确适用禁止令,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摆正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

Continue Reading

排除妨碍措施不当或构成防卫过当

一、案情
2012年3月,原告韦某雇佣工人在自认为是自家开荒地种植美国脐橙324株。同年4月,被告黄某认为韦某种植果苗的开荒地不是韦某的,而是属于她家所有,原告韦某在其土地上种植果苗是侵权行为,侵害了其对该土地的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并向村委反映韦某的侵权情况,要求村委出面解决。村委干部出面劝阻后,原告韦某仍不肯停止其侵权行为。被告黄某一气之下于次日将原告韦某种植的324株美国脐橙全部拔掉。为此,原告韦某要求被告黄某承担其经济损失5508元,但双方据理力争,各执一词,不仅没有达成和解协议,反而使彼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Continue Reading

浅析未成年人暴力型犯罪

一、未成年人暴力型犯罪的特点
近年来,新建县人民法院涉少刑事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且暴力型犯罪居高不下。该院反映,新建县辖区未成年暴力型犯罪呈现以下特点:
1、暴力犯罪案件逐年上升。从该院审结的未成年犯罪案件情况来看,2010年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8件70人,其中暴力犯罪人数为19件44人。2011年受理未成年犯罪案件35件83人,其中暴力犯罪人数为28件76人。2012年受理未成年犯罪案件44件107人,其中暴力犯罪人数为35件90人。

Continue Reading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之范式架构

2009年3月9日,中央政法委员会牵头并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会签的《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八部委意见》)发布以来,全国许多地方就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自2008年初就开始关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构建问题,在理性研究的基础上适时向无锡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立法建议,最终推动出台了《无锡市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救助条例》)这一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地方性法规,并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Continue Reading

浅析法庭调查程序的启动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了庭审中证据合法性法庭调查程序的两种启动方式,一是根据审判过程中发现的情况依职权启动,二是在对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后决定启动。最高人民法院等六机关发布的《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六机关规定》)第11条对上述条文作了限缩解释,即法庭原则上只能采取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后决定启动。对此,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操作值得探讨。
一、新刑诉法第五十六条的要旨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