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刑事证据展示制度若干问题初探

刑事证据展示也称刑事证据开示、证据交换或证据告知,是指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双方在庭审前依法相互展示与案件事实相关联证据的活动。它伴随着英美法系庭审抗辩制而产生,已逐步成为当前国际司法界的一个重要论题和通行做法。随着我国刑事庭审方式由过去的职权纠问式向控辩式方向转变,与之相配套的刑事证据展示制度已呈明显滞后状态。

Continue Reading

刑法中两类“职务上的便利”辨析

根据我国刑法,贪污贿赂罪及侵犯财产罪中均有职务上的便利这一构成要件,但这两类职务犯罪中的“职务上的便利”是不同的。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他们的不同点,对于准确打击犯罪、保护无辜显的很为重要。笔者试图从罪刑法定的原则出发,对我国刑法中两类“职务上的便利”进行比对分析,旨在引起学术界及司法人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我国刑法第382条贪污罪、第384条挪用罪及第385条受贿罪中有“职务上的便利”的规定,第271条侵占罪及第272条的挪用罪中也规定了“职务上的便利”这一构成要件。显然,这是两类职务犯罪。这两类犯罪的犯罪主体均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从事犯罪。

Continue Reading

自诉转公诉案件双方当事人能否自行和解撤诉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第(2)项规定,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属自诉案件。根据“两高三部一委”联合规定第4条,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是指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下列刑事案件:①故意伤害案(轻伤);②重婚案;③遗弃案;④妨害通信自由案;⑤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⑦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⑧属于刑法分则第4章、第5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以判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

Continue Reading

对死刑复核程序问题的思考

我国于1997年和1998年签署了人权两公约,即《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在参加两个公约后逐步减少和废除死刑的,但也应该注意的是国家不同,国情也不同,死刑应以本国的国情作为存废的根据,而不应盲目地去迎合世界性的废除死刑的趋势。我国现阶段无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从社会治安状况看,废除死刑的条件都还不成熟,相对合理且现实的选择便是在不废除死刑的前提下,将死刑的适用严格控制在效益性与公正性所允许的范围内。我国所特有的死刑复核程序正是在刑事诉讼中对死刑适用的一种有效限制和保障。

Continue Reading

刑罚体系与刑罚制度的现代化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犯罪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如何调整刑罚政策以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使刑罚向现代化发展,成为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刑罚政策的现代化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现代化这一社会整体有机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