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上)

●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上篇)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了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刑法理论上对于侵占罪两款规定的不同意见异彩纷呈,司法实践中对于有些问题的处理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本文作者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代为保管包括事实关系和法律关系的保管

Continue Reading

如何届定主要证据复印件

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在起诉时,应当向法院移送案件主要证据复印件和照片、证据目录、证人名单。何谓“主要证据复印件”,各地认识不一,公诉人、审判人员、辩护律师对此认识不一。实践中出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审判人员在庭前阅卷时发现据以定罪、量刑的某些关键证据公诉机关未移送主要证据复印件;二是律师在庭前阅卷时,仅以主要证据复印件为公诉证据的依据,在准备庭审辩护、书写辩护词时,仅以这些证据为依据,展开辩论,而在庭审中发现又有关键证据出示,来不及准备,造成庭审准备不足,辩护不利。鉴于以上问题,笔者针对刑事诉讼的特点,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实践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Continue Reading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诉”的相互关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将性质不同的刑、民之诉合并予以解决的诉讼程序。因此,正确认识其中刑、民之诉的相互关系,对于避免程序及法律适用上的混乱,实现诉讼经济的立法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诉”的表述,在法学理论莫衷一是,但具有两点共同特征:其一诉是启动诉讼程序的原因;其二诉是向司法机关提出的程序或实体上的请求。因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诉的相互关系包括两个方面,即刑、民之诉的程序关系和实体意义上刑、民之诉的相互关系。
一、 刑、民之诉的程序关系。

Continue Reading

无限防卫论

国家负担着保护公民法益的义务,但是,“强者不可能无限的强”,国家的保护亦不可能无所不在;因此,当公力保护失灵的情况事实上出现时,国家基于“秩序”与“公正”两大法律价值的衡平,而确认受害方的正当防卫权,使其可以基于防卫之目的,私力保护自身法益,但是,防卫人的防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面对严重的暴力犯罪时,法律允许的防卫强度当然增加,可是,限度的规定,一方面,由于其不确定性,束缚了防卫人的手脚,加剧了我国社会现实中“好人处处担心,坏人有恃无恐”的局面;另一方面,强求防卫人在侵害重大人身权利之犯罪的逼迫下,却要保持超然的理性,这实质上是要求个人克服人类固有之局限,也有违人性;于是,便引出“无限防卫”的概

Continue Reading

如何认定权钱交易型受贿罪的主观要件

权钱交易型受贿犯罪主观要件的认识因素应指:1行为人明知他人送财物是基于自己手中的权利;自己之所以去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因自己收受了他人的财物。2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渎职性的认识,即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违背职务廉洁性要求而凭借自己职务的制约力和影响力,非法收受财物,并基于此为他人谋取利益。3行为人对其行为贿赂性的认识,即行为人明知其是在出卖职务的制约力和影响力来换取他人财物。
权钱交易型受贿犯罪主观要件的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在认识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行为将产生的结果的心理态度,应指行为人明知他人系基于其职权向其送财物而予以收受的故意和行为人因收受他人财物而为他人谋利益的故意。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