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浅谈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理论界一般均认为这是一种最为典型的转化犯的立法例。

Continue Reading

银行职员以诈骗手段侵吞资金的行为定性

赵秉志(以下简称赵):在司法实践中,银行信贷员或其他工作人员通过伪造金融票证、虚设贷款单位账户等手段侵吞银行或者银行客户资金的案件时有发生。由于个案中客观行为表现各异,如何认定这些犯罪的性质,准确地定罪处罚是比较复杂的。

Continue Reading

抢夺加威胁是否抢劫罪

2002年5月11日,田某到市区玩,看见金某从银行出来,便尾随其后。在一三岔路口,田某将金推倒,并夺得金某的提包(内有现金2万元)逃跑。金某和群众追赶到郊区后,田某从地上捡起一块橡胶板(20厘米长,10厘米宽,1厘米厚),对紧随其后的金某等威胁说:“你们不要上来,上来就杀死你们。”说完就转身逃窜了,金某等人也因此未能追上田某。后田某自首。对于本案,存在两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田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公共场所劫取他人财物,并对追捕他的被害人和群众进行暴力威胁,以抗拒抓捕,符合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抢劫罪。

Continue Reading

浅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几个问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尽管性质不同,但大多数犯罪行为,常常使国家、集体财产受到侵犯,使公民遭受物质损失,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在刑事案件中的比例较大,并且近几年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轻视民事诉讼的现象,影响诉讼活动的进行。因此,本文欲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谈谈几点认识。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Continue Reading

受贿犯罪研究的创新之作

贿赂犯罪以其隐蔽性和犯罪的“两合性”给这种犯罪的遏制带来一定困难,亲属间的共同受贿犯罪给侦查机关收集犯罪证据,分化瓦解犯罪更增了一层阻力。
怎样揭露这种犯罪的规律,对共同受贿犯罪在证据的甄别、犯罪主观故意的认定上是否具有同其他犯罪更特殊的手段和办法,不仅是司法实践中日渐引起注意的问题,也是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探讨的问题。李伟迪先生以其深厚的法学、证据学、亲缘学、心理学的知识,对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特点和规律、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证据认定上提出了独到见解。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