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新刑事诉讼法视域下的证人出庭制度

一、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制度的修改
证人证言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类证据。证人不出庭作证是制约庭审功能发挥和保障案件质量的瓶颈之一。为了促进证人出庭作证,新刑诉法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进行了大手术式的修改,从证人出庭的范围、不出庭的后果以及加强对证人的保护等三方面作出规定。
1、证人出庭的范围

阅读更多

我国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

社会大众对于犯罪人的歧视和排斥是当前我国建立前科消灭制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要在我国构建前科消灭制度,必然离不开对人道和宽容文化理念的培育。任何一种制度在建立之初都必然会引起争议,前科消灭制度的建立也不例外。随着国际社会以及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犯罪人人权保障的日益深入,建立完备的前科消灭制度已成为我国法治历史进程的必然选择。

阅读更多

不自愿认罪的被告人亦可成立坦白

【案情】
2011年9月和11月,被告人邹某等在邹某的办公室内聚众赌博6场,抽头渔利2.9万余元。11月的一天赌博时,邹某等人发现刘某诈赌,以其诈赌致损为由,采用刀割、凳子砸、胶带捆绑、火烤等暴力手段殴打刘某,向刘某等敲诈20万元以赔偿赌客姜某等人(远超所输),因故未得逞。邹某到案后,对自己的犯罪事实基本如实供述,对起诉书指控的赌博罪的犯罪事实和罪名无异议,对敲诈勒索罪则辩称刘某诈赌在前,其只是帮忙解决在自己赌场中发生的诈赌纠纷才伙同他人对刘某实施殴打并索要20万元,其本人不参与分赃,因此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是犯罪。
【分歧】

阅读更多

完善我国上诉不加刑原则思考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基础性原则,是民主、自由、人道主义精神在刑诉法中的体现,是保障被告人上诉权的基石[1]。本文通过对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思考,对上诉不加刑原则在我国法律中的体现、存在的意义及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功能异化现象进行探究,并对上诉不加刑原则的贯彻实施提出思考。
关键词:上诉不加刑 意义 功能异化

阅读更多

公诉案件和解制度的立法完善与司法适用

【论文摘要】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以下简称“公诉案件和解制度”)是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其对公诉案件当事人和解的适用条件、案件范围以及除外情况、和解协议的形成、和解协议的法律效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该制度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更好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防止出现花钱买刑、以罚代刑等一些损害司法公正的问题,促进公平正义社会的建设。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