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刑事扣押程序的域外考察

摘要:扣押是刑事诉讼中重要的强制性措施,它对于收集和保全证据,挽回被害人的财产损失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比较考察的角度,对主要法治国家的刑事扣押程序作全面的考察,比较其不同之处并概括出共同的做法,以求为我国刑事扣押程序的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刑事诉讼 扣押 比较法
完整的刑事扣押程序包括扣押主体、扣押客体、扣押的启动程序、扣押的执行程序、扣押物的保管和处置、扣押的司法救济等内容。本文分别展开论述。
一、扣押主体
扣押主体可分为执行主体和决定主体。执行主体是享有侦查权的机关,因各国侦查体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阅读更多

浅论刑事案件适用缓刑的完善

人们在享受在经济发展带来实惠的同时,也遭受到它引起的副作用,即:贫富悬殊、投机取巧及就业压力等一系列情况导致人们的心里失去了平衡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再加上近期的经济危机,导致大批工厂、企业倒闭,由此使大量人员失业,使犯罪率不降反升。在这种情况下是采用高压政策严惩犯罪分子还是采用缓和的人道的法律政策去让犯罪人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呢?学者的观点不一,但随着人们的人权意识的提高和国家的人权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各地法院在实践中对犯罪分子适用实体刑严惩犯罪分子的做法呈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同时各地法院对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刑事案件的被告人适用缓刑的做法被广泛采用。

阅读更多

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情况调查

如今,网络的普及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都提供了超乎想象的便利,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网络却与未成年人犯罪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网吧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全国性重大问题。笔者以重庆四中辖区两级法院两年来所审结的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案件为蓝本,针对当前网吧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就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与对策,供大家参考。
一、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基本情况及特点

阅读更多

论刑事和解制度

关于刑事和解的定义,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有诸多不同的主张。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者对刑事和解的定义采用了其他国家比较通行的表达方式,即:刑事和解,又称加害人与被害者的和解(Victim-Offender Reconciliation,简称VOR)即是指在犯罪后,经由调停人,使加害者和被害者直接相谈、协商,解决纠纷冲突。其目的是恢复加害人和被害者的和睦关系,并使罪犯改过自新,复归社会。笔者赞同该主张。

阅读更多

浅谈刑事证据运用规则的完善与重构

针对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对刑事证据制度规定存在的问题,如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可操作性差,加之,内容不系统不全面,而且大多数是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等等,因此,有必要对刑事证据运用规则进行探讨,因为证据的认定与否关系到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与否以及是否定罪等重大问题。
一、对刑事证据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阅读更多

夫为妻自杀提供条件是否构成犯罪?

案情
2000年被告人程鹏才的妻子柯珍英因患风湿病导致全身瘫痪,肌肉收缩,四肢严重变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此后多次向程鹏才表示要结束自己生命,被程鹏才劝止。2008年5月30日柯珍英再次提出自杀想法,程鹏才为能使妻子解脱痛苦而同意。6月2日晚,柯珍英与程鹏才商定,次日早给柯珍英喝农药。6月3日早晨,程鹏才将农药灌进牛奶盒里,插好吸管放置在柯珍英枕头边,然后外出洗衣。柯珍英不小心将牛奶盒弄掉,便让女儿叫回程鹏才。程鹏才经妻子要求,重新将牛奶盒放到其枕边,又到池塘洗衣。20多分钟后,柯珍英被女儿发现喝了农药,终因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分歧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