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刑法》第269条的认定条件 admin | 2017-12-19 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关于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这种情形在理论上称为事后抢劫。抢劫罪是一种严重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犯罪,历来为我国刑法重点打击的对象。而随着侵犯财产违法犯罪案件的增加,事后抢劫的现象也日趋严重。正确把握事后抢劫的认定条件,不仅有利于正确定罪,而且也是对犯罪分子正确量刑的前提。一、先前行为条件 Continue Reading
允许嫌疑人撒谎未必是一种进步 admin | 2017-12-19 法制日报2012年8月14日“声音”版刊有《允许嫌疑人撒谎,也是一种进步》一文(以下简称《谎文》),该文的基础事实源自于前不久约20个省市警察代表培训讯问技巧中一反常态之作法:不再要求嫌疑人“老实交待”,而是允许犯罪嫌疑人撒谎,直到其难以自圆其说后露出破绽。《谎文》基于这一情况,认为允许嫌疑人撒谎,也是一种可喜的进步,并由此列举出三大理由,一是尊重嫌疑人权利的体现,二是能够减少刑讯逼供的发生,三是有利于推动法治、保障人权。笔者读后,对《谎文》的上列观点不敢苟同,特此谈点看法,与之商榷,并希望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首先,允许嫌疑人说谎,未必是尊重嫌疑人权利的体现。 Continue Reading
关于延长我国司法拘留期限的建议 admin | 2017-12-19 2012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亮点纷呈,比如公益诉讼写入法规、拖延诉讼或将罚款等等,今后民事诉讼法将更为全面和更具操作性。但是却并没有对司法拘留期限问题进行适当的修改。司法拘留作为民事诉讼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强制惩罚措施,至今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司法拘留期限最长不超过15日,在采取司法拘留措施中,很多当事人得知最高期限为15日时,许多当事人不当回事,认为15日扛下就熬过去了。 Continue Reading
浅谈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职务犯罪 admin | 2017-12-19 职务犯罪是腐败最严重的表现,它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破坏国家秩序甚至动摇国家政权根基。职务犯罪不仅涉及公有制经济领域也渗透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而非公有制经济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腐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坚定不移反腐倡廉的原因所在。一、职务犯罪的概念 Continue Reading
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治理 admin | 2017-12-19 2012年9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主办,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郑州大学法学院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承办的2012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与会代表针对食品安全的刑法治理问题,进行了重点研讨。一、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适用问题(一)普通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适用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