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供与刑讯逼供别论 admin | 2017-12-19 内容提要:论及口供的证据价值,“刑讯逼供”如同魔影随行在刑事诉讼程序的进展中,尤其是在刑事侦查程序中。垂青于“零口供规则”的人,籍此对口供的证据价值给予全面的否定。作者认为,口供对于证明案件事实具有独特而又重要的证据价值,对口供的证据价值应有一个科学而客观的认识,为获取口供而不惜刑讯逼供固然错误,但因此而否定口供的证据价值也不足取。关键词:口供 证据价值 “零口供” 刑讯逼供 Continue Reading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admin | 2017-12-19 刑罚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对犯罪人采取的惩罚措施,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的最严厉手段,伴随着国家产生,法律制度的确立,刑罚制度也随之不断演变。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一是夏商周刑罚起源阶段;二是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是刑罚制度的发展阶段;三是隋唐时期刑罚制度全面确立较为完备阶段;四是宋元明清刑罚制度相对稳定并向近现代转化时期。 Continue Reading
财产犯罪中部分既遂部分未遂的定罪 admin | 2017-12-19 在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和盗窃诈骗等财产犯罪中,经常出现在同一案件中既遂与未遂并存的现象,即部分既遂部分未遂。对这种案件,应按什么数额作为定罪量刑的根据,如何适用未遂条款,在司法实践中理解和执行尚不一致。有的在定罪量刑时只以犯罪既遂额为根据,把未遂额作为一个情节来考虑,有的把未遂额作为定罪量刑的根据,但即没有分析未遂额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在适用法律条文时,一律按既遂对待,未适用未遂条款,等等。在这些作法都是错误的。我们认为,在财产经济犯罪案件中,既遂额和未遂额都是定罪量刑适用法律条文的根据。在认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要把既遂额和未遂额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作出判断。 Continue Reading
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适用缓刑浅析 admin | 2017-12-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犯罪出现新的形势。人民法院如何贯彻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方针,一方面依法从严惩处,另一方面对一些犯罪情节较轻,符合法定条件的国家工作人员正确适用缓刑,是审判实践面临一项重要课题。我国刑法第72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正确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对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适用缓刑。在审判实践中,必须防止和克服对缓刑适用条件的简单化认识,要在正确理解刑法第72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慎重审查、综合分析、严格把握适用缓刑的各项条件,既要注意个案特征,又要考虑社会预防。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丰收。 Continue Reading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认定与处罚 admin | 2017-12-19 《刑法》规定的非法侵入住宅罪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犯罪,由于本罪一般不侵害住宅的所有权,在司法实践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适用较少。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个人权益保护的日益重视,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打击。然而,现有法律对此罪规定的较为原则,理解与把握上存在困难,致使一些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得不到惩处。现就本罪的构成和处罚等进行一些探讨。一、非法侵入住宅罪及其构成 Continue Reading
司法解释符合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admin | 2017-12-19 200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该司法解释一出,社会反响强烈。2003年9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特为此举办了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规定:“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行为人确实不知对方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