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强制证人出庭作证”之制度解析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188条首次在刑事诉讼法中确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这一举措的出台,不仅有利于解决“作证难、出庭难”的问题,而且也是建立完整的证人作证制度的必要措施。
笔者力图在应然层面和实然层面对“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做全面的解析。文章以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法理依据和必要性为入手点,分析其建立的正当性;探讨如何完善严谨、规范的证人保护制度,以保障证人在出庭时勇于出声、敢于出声;同时解析了现行法律对保障证人出庭作证效果的有关规定,以确保这一制度深入落实。

阅读更多

关于“醉驾”案件适用缓刑的思考

自“醉驾”入刑以来,由初期呈现高压“严打”态势,各地法院对“醉驾”案件被告人均判处实刑,到“醉驾”适用缓刑甚至免于刑事处罚的案件不断出现,引起了公众的广泛质疑,也引发了学者的激烈争议。对“醉驾”案件被告人均判处实刑,在一段时间内也许能起到威慑作用,但法律不仅仅具有惩罚性,还应具有教育和挽救的功能。对符合条件的被告人适用缓刑,符合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尊重法官自由裁量权和保障人权的需要,也具有节约司法资源的现实必要性。

阅读更多

论宽严相济视角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随着人权保障思想的深入人心、我国在立法层面和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作了诸多努力,特别是《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未成年人免除前科报告义务的修改,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尊重、保护和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但是,努力背后也有缺憾,对此,本文笔者试从两则真实的案例谈起

阅读更多

论危险驾驶罪量刑均衡的实现

本文从量刑均衡的内涵出发,提出危险驾驶罪量刑及量刑均衡的必要性,并论述危险驾驶罪量刑失衡的原因,在量刑均衡的法理背景下,进一步笔者提出危险驾驶罪量刑均衡的对策,即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妥善平衡法官自由裁量权,注意与《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衔接方面入手,最终实现危险驾驶罪量刑的相对均衡。
关键词 量刑均衡 量刑失衡 危险驾驶罪
一、量刑均衡原则的内涵

阅读更多

浅析我国当前的监视居住制度

摘要:由于现行的监视居住制度适用条件与取保候审混同,缺乏有效的权利救济措施和监督制约机制,执行中容易演变成“变相羁押”,在司法实践中广受诟病。此次新修订刑诉法针对监视居住制度存在的问题做了全面修改,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和司法解释的细化。
关键词:监视居住;人权;理解;适用

阅读更多

非法传销活动的新特点及新对策

二〇一二年,江西省贵溪市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因非法传销活动而涉嫌犯罪的14件64人全部予以批准逮捕。相比近五年来,2008年非法传销案件1件1人,2009年2件6人,2010年和2011年为0件。办案人员深刻分析此类案件后发现,与以往不同,非法传销活动出现了新动态、新特点。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