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醉驾”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具体判定

“醉驾是否一律入刑”曾经引起全国范围内的讨论与争议,其实质也反映了人们对“醉驾”入刑定罪标准的不同理解与认识;从更深层次意义来看,体现的是在认定犯罪具体标准问题上如何处理和把握刑法总则第13条但书与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之间的关系。

阅读更多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思考与对策

未成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强。因此,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政协法制社团三胞委组织部分委员,对吉州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

阅读更多

试论危险驾驶罪的罪过形态

刑法修正案(八)首次明确将“醉驾”行为入罪,以危险驾驶罪来定性。该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由于该条文中并没有使用“故意”或“过失”一词,因而,导致人们对醉驾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的主观罪过形态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阅读更多

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电话诈骗的新型诈骗犯罪应对浅析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频频出现不法分子假冒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司法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利用受害人对国家司法机关的信任和对法律程序的不了解进行诈骗,骗取受害人银行卡上存款的诈骗事件。这些借助网络、电话,手段越发狡猾、隐蔽,犯罪分子气焰越发嚣张的新型诈骗案件,给国家司法机关的公信力,群众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社会影响恶劣,由于不法人员往往利用电话,实施异地作案,转赃迅速,且组织网络严密,分工明确,反侦察手段较强,给案件的侦破也带来极大困难。

阅读更多

浅析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关系
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犯罪,而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似乎两者没有任何联系,其实则不然。从犯罪构成要件上看,交通肇事罪是由违章驾驶行为(如闯红灯、超速驾驶、酒后驾车等)和致人死伤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损害结果所构成,行为人对实害结果的发生只能持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而对于违章驾驶的主观态度,则既可能是过失,也可能是故意。如此看来,危险驾驶罪中的醉驾驾驶便属于交通肇事罪中的违章驾驶行为,可见,两罪之间存有一定联系。至于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作以下分析:

阅读更多

试论嫖宿幼女罪与强奸罪(奸淫幼女)的区别

近期,针对与幼女发生性行为的几起案例,社会上议论纷纷。因嫖宿幼女罪与强奸罪(奸淫幼女)均是与幼女发生性行为,在犯罪对象和犯罪结果方面高度相似,到底应定性为“嫖宿幼女罪”还是“强奸罪(奸淫幼女)”确实难以把握,尤其是在基层法院,法官意见各异。故笔者借此文试比较嫖宿幼女罪与强奸罪中奸淫幼女行为的区别,抛砖引玉,以期明确二罪的界限,指导刑事审判工作。
一、嫖宿幼女罪与强奸罪的立法概况
(一)嫖宿幼女罪概述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