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公共领域未成年人伤亡案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儿童在公共领域发生伤害甚至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据笔者统计,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人民法院审理的此类案件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上半年分别为3件、5件、6件、4件,伤亡人数分别为3人、6人、6人、5人,部分死亡儿童为独生子女。笔者,进一步分析发现:
一、案件类型及特点

Continue Reading

如何落实临刑会见制度保障死刑罪犯权益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加大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罪犯的权利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又在总结近几年我国死刑复核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死刑罪犯临刑会见制度。该司法解释第四百二十三条的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应当告知罪犯有权会见其近亲属。罪犯申请会见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近亲属。罪犯近亲属申请会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及时安排会见。”死刑罪犯临刑会见制度落实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Continue Reading

侵占罪案件司法困境的应对措施

侵占罪在我国刑法中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属于刑事自诉案件中的第一种类型。在司法实践中,侵占罪案件的比例很低,这并非是因为侵占罪的发案率很低,而是因为侵占罪案件自诉人启动追诉非常困难,自诉人很难获取指控被告人罪名成立的相关证据,而且还面临被告人携带款物逃匿的风险。因此,侵占罪案件的刑事司法在实践中陷入诸多困境。各地法院在审理侵占罪案件过程中,一方面在立案审查阶段证据标准过于严格,多数案件无法得以立案,被害人权益损失无法经由诉讼获得救济;另一方面,法院在司法为民的宗旨下,也试图以各种方式帮助侵占罪案件被害人追回损失,这些措施有的合理有效,有的可能有违法之嫌。

Continue Reading

醉驾入刑合理性的反拨与诹议

醉驾入刑一年有余,据统计全国酒驾醉驾均超四成,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4月20日,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酒后驾驶35.4 万起,同比下降 41.7%。其中,醉酒驾驶 5.4 万起,同比下降 44.1%。在一些大城市,法律的震慑和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北京、上海等地查处的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数量,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分别在50%、70%以上。但明显的效果背后,刑事处罚对醉驾的威慑作用和打击执行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开始面临诸多的挑战,尤其集中表现为运动式执法,选择性适用,和刑罚的局限与虚无等问题,醉驾入刑的效果与合理性仍值得探讨。
一、概说
(一)教义概说

Continue Reading

村民小组长虚报坟地骗取征地补偿款的定性

[案情]
2010年6至7月,被告人孙某在担任重庆市涪陵区江东街道办事处插旗居委9组组长期间,在“涪丰石”高速公路对本组征地补偿过程中,利用其负责统计上报村民被征占坟墓数量和发放补偿款的职务之便,以本组村民汪某、谭某、李某等人的名义,虚报、多报单坟共计53座,侵占补偿款23850元。
[分歧]
对于村民小组长在征地过程中虚报、多报坟地或耕地面积等骗取国家补偿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如何定性,主要存在两种不同观点:

Continue Reading

非法拘禁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定性

[裁判摘要]
1、在非法拘禁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按故意杀人定罪处罚。这属于一种法律拟制,指立法者基于公共政策的考虑,把甲事实当作乙事实适用法律的过程。
2、犯罪嫌疑人虽然自动投案,但在司法机关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实之前未主动交待,后又交待主要犯罪事实的,已不具有“自首情节中如实供述”标准的时间条件,不能认定为自首。
[关键词]
非法拘禁 故意伤害 故意杀人 法律拟制 自首 主动交代 如实供述
[案情及审判]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